专访:老街馄饨“汪一挑”CEO——汪自立

发布时间:2015-01-12 20:13:58 来源:汪一挑 阅读次数:2055
本帖最后由 xuanjianm编辑  转发自http://bbs.ds599.com/thread-39206-1-1.html

介绍:蓝印花布对襟上衣,一双宽口布鞋,百来斤重的馄饨挑子,百年传承下来的铜鼓,走街串巷,边做生意,边介绍徽文化和百年馄饨挑子。这就是曾经引起政府重视、媒体关注、名人青睐、中外好评、成为黄山和徽文化一个新景观的“汪一挑”。
小编:汪一挑这个名号不仅在黄山本地人中已经赞不绝口,而且很多人来黄山旅游时也是慕名而来,那么是什么动力与信心让你这一路坚持走下来,从一个“小扁担”到正式开店,再发展到现在的老街新店,这一路想必一定很艰辛吧?

汪:我接过这个挑子是在2000年5月份,刚开始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也正因为老街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每天都会接触到许多不一样的人,到了03年的正月我心里可能开始有了一些小的想法,那时我在挑子上挂起了小标旗,算是正式开始有了汪一挑,经过两年的磨合,到了05年12月份我去注册了两个商标,一个是我的头像,一个是“汪一挑”,一直到07年的9月份的老店开张,也正式形成了一个品牌。但是而后,仅仅一个馄饨是否能够承载汪一挑?到了10年新店开张我的目标定位在徽州小吃,不仅仅只是一个馄饨,现在店内的产品已达40多种了。那么艰辛是肯定有的,但是在这条艰辛的路上找到自己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小编:做小吃是一件很烦人的事,起早贪黑,黑白颠倒的生活,而且也失去个人的娱乐时间,据说你也曾发誓“死也不会干馄饨挑”,但是最后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依然坚定的将祖传百余年的馄饨担子挑在了肩上,走上了屯溪老街?

汪:当时我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由于社会的歧视与舆论,我从不曾提过我的父亲是卖混沌的。一开始只是在社会上混混日子,玩玩闹闹也就过了。可是到了2000年我的孩子出生突然间压力就来了,迫于压力在父亲连问三遍“你真的挑?”的情况我正式接手了!我的父亲做了一辈子的混沌,我也曾帮过忙,起早贪黑,其中的辛苦我都能体会,所以我有去想,怎样才能不辛苦!于是我试着从中找寻快乐,慢慢得我开始想让混沌走向标准化,把配料、手艺标准化,这样就好调配时间,当然在标准化的同时口感必定会有流失,但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把流失减到最小化,一旦这个形式成形,那么我就会加大扶植了。

小编:当“汪一挑馄饨”还是年纯利四万元左右的时候,你每月打印一百张免费赠券送老弱困难群体﹔每年三八妇女节当天,女同胞可获七折优惠﹔凡是残疾人一律八折供应﹔台湾同胞每碗八只还要多加一只,意在九九归一。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汪:这得回到07年3月份,准确来说其实是还自己的一个心愿,因为之前曾经有位老先生对我说过:听说你的混沌很好吃,我没钱,我吃不起。也因为当时刚忙好人还是处于一个兴奋状态,我就随口放了一句:你别急,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吃上。而后我终于让街道处帮忙,陪我了了这个心愿。又因为当时在老街,我曾受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才想出这样的方式去回报大家。另外因为当时港澳都回归了,就只剩台湾了,所以我就想用我的小小举动来表示我们对祖国统一的热情吧。

小编:至今为止,“汪一挑馄饨”依然是黄山市唯一以自己头像和文字注册商标的小吃。你的行动标志着含有徽文化底蕴的小吃,己从传统经营模式迈进了现代品牌化建设和竞争的行列,那么你的经营理念又是怎样的呢?

汪:汪一挑一直是想从传统的模式迈入现代化竞争,也许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跨越,但为了走向市场,我一直都是在准备着,努力着,也正是因为我们选择产品标准化,我们自然就会进行更多的尝试,更多的调配,尽可能让口味更大众化但不失汪一挑的特色。
小编:在这条漫长的路上你受过许多挫折,但是人生的路上总是有悲有喜的,想必你曾经也一定遇到许多津津乐道的趣事吧,能跟大家说说吗?

汪:07年的7月份,我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宾馆里,当时我是要去一个同行的企业里,有趣的是当时我依然是穿着我在老街挑担子的行头走街串巷,还搭乘地铁,不过有趣的背后其实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当时我是应邀参加创业周刊举办的一个汪一挑线下研讨会,一起交流汪一挑的发展历程,而后还被邀到华中师范大学跟大学生进行交流,然后去上海吉祥馄饨听取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自从在上海媒体的报道,回到黄山汪一挑也受到了更大的关注,而后我也就一直在考虑怎样从挑子到店,从店走向市场的路。所以说那次去上海的经历即使有趣更是有意义的!

小编:我们还知道你也是一位资深的网友,在网络上的关注也一定不会少。大众点评你一定也不陌生,上面有部分点评曾说到汪一挑的服务态度很一般,混沌及其他小吃也没传说中那么美味,对于类似的网友点评,你会保持一个怎样的态度呢?

汪:06年,当时我是从一个对网络一窍不通的人走到一个一气之下花了所有积蓄买了一台近8000元的电脑。我平时一般会关注新浪博客和故园徽州多些,大众点评当然也不陌生。关于服务,其实我是做了一个很冒险的尝试,我采用了西方的服务模式,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低许多成本,也是社会潮流所致,当然也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老街的环境所致,因为老街淡旺季过于明显,所以我选择了中等的配置,但不可避免从中还是会影响到一部分服务质量。另外关于口味其实也正是因为老街的环境所致,因为汪一挑所面向的客户70%都是游客为主,我们的口味必须标准化,不能向过去我能记住很多老客户的口味,所以当地人的口味难免会有一些照顾不到,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小编:当初你的理想是开设分号、增加花色品种、把特色小吃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品尝到屯溪老街的美味小吃。当初虽然你只是有这个想法,但不知道怎么样迈出这一步。可是经过后天的努力你依然做到了!那么接下来有没有什么新计划,会不会考虑开设更多的分店或投资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发展?

汪:曾经有句话说道:不吃汪一挑,白走老街这一遭。其实我一直就想把这句话改成:不吃汪一挑,白走徽州这一遭!老街虽好,但毕竟随着发展,汪一挑还是要走出去的。但在走出去同时,汪一挑也会不断提高品质,保持特色。而现在在汪一挑的官网上也有了自己的加盟平台,希望汪一挑能够真正走出去!

小编:感谢汪一挑能够参与本次专访,也感谢汪一挑对都市网的支持,衷心祝愿汪一挑走的更远,更高,成为黄山的一个标志品牌!